巴福越嶺


巴福越嶺連接桃園巴陵和烏來福山,也稱為福巴越嶺,我們是由巴陵走往福山,所以就稱之為巴福越嶺吧,早期是兩地泰雅族部落連繫的通道和獵徑,日據時期也是日警進兵的路線,為了加強對原住民的控制還設立了數個駐在所,現今還可見散落的清酒瓶、駁坎等痕跡,整體而言路線緩上緩下,全線都在林蔭下,中海拔的氣溫也十分涼爽,是條非常舒服的路線,唯一的麻煩點在於交通的接駁,全程約18公里,比較難單日來回,兩端的大眾交通運輸又不太方便,這趟是跟著強者我同學的調查團隊才有得蹭研究室的車位。

步道緩上緩下,舒服好走。

由拉拉山生態教育館出發,到烏來福山路程約18公里。

光影斑駁,步道有一層腐植質,踩起來有點彈性。

沿路上也有許多巨木。

木板上舖鐵網,就可以解決濕滑的問題。

氣象站前的空地,走到這代表已來到這段路的最高點,接下來是一路緩下。

橫亙道路的倒木,切個缺口讓人通行,不需整個移除,讓倒木持續發揮他的生態功能。

若是倒木跨越溪谷,也可做為野生動物的橋樑

一路上常見這種因雷擊而碳化的倒木,特色是內部整個變木碳,但外圍是好的,若是林火造成的,內外都會被燒成焦黑。

有些檜木的中心在活著的時候就會自然腐朽,倒下後內部的空腔就是野生動物良好的躲藏處。

外側則是其他植物理想的生長處。

樹木倒下後,一段折曲的樹皮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,把握任何可供生長的空間。

通泉草屬,下方花瓣的中央留條溝,引導昆蟲沿其進入到內部花蜜處,路途中會沾滿兩旁雄蕊的花粉,藉此帶到另一朵花完成授粉的動作,心機很重的花。
蛇菰,一開始以為是毬果。

單花錫杖花,又名水晶蘭,晶瑩剔透,不難理解為何叫這個名子。

單花錫杖花是一種寄生植物,截取蕈類分解腐木的養份為生,不需行光合作用,所以也沒有葉綠素,冒出地表只是為了開花繁殖,這點跟蟬很像,出來只是為了傳宗接代。


臺灣堇菜,鋸齒狀的葉緣加上帶點厚度,像是圓鋸的鋸片。

發現滿地花瓣,才知道頭頂就有櫻花。

中低海拔常見的山蘇。

黃花鳳仙花,花苞的造形很特殊。

黃花鳳仙花,花形像奇特的喇叭。

臺灣青莢葉,果子從葉子中間長出來。

膜蕨屬

道路常有泥濘,穿雨鞋較洽當。
這位小朋友是強者我同學的強者老闆的兒子,沿路在跟我討論武漢肺炎的影響、兩岸局勢、物種地理分布等問題,想想我與他年紀相彷時(小學生)在做什麼?好像是上課愛講話被罰抄課文,或是捉弄同學被罰站之類的吧。

有幾段路程較陡,但路程都不長。

較危險的路段也有繩索可供抓握。


枯倒木不僅可持續釋放出養份,甚至其他樹木的小苗就直接生長於其上。

樹根跨立於地面,是因為他還是小苗時在倒木上發芽,隨著生長茁壯,倒木也腐朽風化,留下長成的大樹蹲馬步;電影阿凡達中的納美人認為所有的能量都是借來的,死亡的時候會全部還回去,總有一天這棵樹也會倒下,可能會有另一棵小苗在他身上發芽,然後換他留下這棵三果長成大樹蹲馬步。

路邊發現清酒的瓶子,莫非附近就是之前的日警駐在所?

往上走酒瓶愈來愈多

果然看到駐在所遺留下來的駁坎
以及駐在所的空地

部份駁坎長滿植物,快要看不到原本的樣貌
駐在所樓梯遺跡


幸運遇到史丹吉氏斜鱗蛇。

生氣時會像眼鏡蛇擴張頸部,但不會將上半身豎起。

大腹便便的黃口攀蜥。

臺灣茶斑蛾,像是帶刺的海參。

突眼蝗(短角蝗),坐姿不良,駝背又翹腳。

馬丁氏鱉甲蛞蝓,已成廣泛分布的外來種。

齒緣刺獵蝽,連觸角也布滿了刺。

所言不假,在接近出口處遭遇中華大虎頭蜂攻擊。

被螫的右小腿一開始沒什麼痛覺,還以為沒事,但隔天開始持續腫脹,腳掌也腫得跟米龜一樣,第三天腫脹有往膝蓋以上蔓延的趨勢,還好聽從高人指點冰敷後便迅速消腫了。
(腳掌上的深色斑是涼鞋的晒痕,與蜂螫無關)


看到這條溪流,走過吊橋,代表巴福越嶺完成了。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蘭崁山,禍不單行+山神的禮物

簡易的友善動物設施